和七歲兒子談股份: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宜早不宜遲

和七歲兒子談股份: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宜早不宜遲

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(id:youthMBA)第693次分享,作者是我們的特約撰稿人、生活在美國達拉斯的逃逃媽。我們已獲其授權。

少年商學院微信曾分享《七歲的女兒說要“創(chuàng)業(yè)”,她是這樣做的》,也曾分享《美國小孩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》一文。沒錯,在美國,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從中小學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了,孩子們的商業(yè)思維與創(chuàng)業(yè)家精神的培養(yǎng)從不嫌早。

舉例來說,美國小孩的第一堂財商課,早在他們掉牙時就開始了,只要孩子們把掉下來的牙齒藏在枕頭下,半夜tooth fairy(牙仙子)就會悄悄地把牙齒取走,并留下一些錢作為補償,少的有一兩美元,多的有幾十美元。

所以,美國孩子對“錢”并不陌生。此外,從學前班開始,老師就會時不時地從各個角度教孩子們理解關于錢的概念,比如認識各種面值的硬幣、紙幣,以及紙幣上的人物;比如錢能用來干什么;我們所購買的服務和產(chǎn)品的區(qū)別等等。老師還會設計各種場景,教他們怎么掙錢,怎么花錢。

參加童子軍更是必須自己走出去“兜售”產(chǎn)品。當然,孩子們還會自己玩一些金融類游戲,比如孩子喜歡玩的monopoly(類似于大富翁),里面就有買賣、貸款、抵押、拍賣等概念。

(monopoly又名“地產(chǎn)大亨”,是一款休閑益智虛擬游戲)

我也是一抓住機會就給孩子這方面的啟蒙,而孩子在這方面的敏感程度,也常讓我驚奇。記得去年有一次孩子問我:“假如我們在超市想買一個東西,需要10塊錢,而我們只有5塊錢,怎么辦?”

我覺得挺有意思,就反問他:“你覺得應該怎么辦呢?”本以為他會傻笑著說不知道,誰知小家伙有模有樣地托著腮幫子說:“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該先回去,把5塊錢放好,然后想辦法再掙5塊錢,比如洗碗、洗車,湊齊了10塊再回超市買?!?/span>

如果說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僅是為了培養(yǎng)孩子的財商,那理解就有些偏狹了。

這段時間,我正在“謀劃”和孩子一起合伙創(chuàng)業(yè)。起因很簡單,自從離職創(chuàng)業(yè)后,我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少了,為了事業(yè)、孩子兩不誤,我干脆把孩子吸納進我的股東團”,讓他參與公司簡單的周報,學著做計劃、寫總結(jié),平常幫我校對一下文稿錯別字什么的,還能多認一些字。

那么在此之前,我們必然要談談怎么分股份的問題,正巧孩子前幾天掉了一顆門牙,tooth fairy 用10美元換走了這顆牙齒,我就干脆用這10美元教孩子玩轉(zhuǎn)“股份”這個玩意!

從政府到女仆,都可出錢一起做大事

這顯然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,我決定從股份制的源頭說起,于是找出了以前看過的一套《大國崛起》節(jié)目,專門挑出講荷蘭的那一集《小國大業(yè)》,一邊看一邊給他解釋。

(《大國崛起》是當年央視制作的一部口碑不錯的紀錄片)

從上面的地圖看,荷蘭的國土小得可憐,但在400年前,它是世界第一強國,不靠別的,就是靠他們做生意。為什么荷蘭能做那么大的生意呢?因為他們發(fā)明了股份制:

1602年,荷蘭聯(lián)合東印度公司成立,它采用了向全國人民籌集資金的方式,任何一個團體或個人,只要你愿意,上到荷蘭政府,下到阿姆斯特丹市長家里的女仆,都可以來到公司的辦公室,在一個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的錢,成為公司的股東。公司通過這種方式,把全國人民的錢匯聚起來,就可以制造很多大船,出海做生意、做大事。東印度公司的船幾乎到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,今天的紐約城,就是那時候的荷蘭人建立的。

這筆草莓生意該怎么分賬?

通過這個金融起源地的故事,孩子懂得了股份制的第一個好處,有些大生意單靠一個人的錢是不夠的,如果把很多人的錢合起來,就能干大事。而另一個好處是什么呢?我和孩子開始討論賣草莓的故事:

 

我:兒子,我們現(xiàn)在要一起做賣草莓的生意,我們一起湊10塊錢去超市買草莓。在這筆生意里,我們都是股東,我占30%的股份,你占70%,那么按照這個股份比例額度,我應該拿出3塊錢,你應該拿出7塊錢。假如我們能把這些草莓以100塊錢賣出去……

孩子:哇塞,10塊錢的草莓我們要賣100塊,我們得想想辦法哦,比如去電視臺做廣告說一下我們的草莓有多好,需要做些poster(廣告海報),或者我們再制作些手工小禮物什么的……

我:你的主意很不錯?。磥碇霸谕榆娎镔u爆米花不是白賣的,還是學了不少招數(shù)?。?/span>

孩子:然后呢?假如我們真能賣到100塊該怎么分錢?

我:那么,按照我們約定的股份,我可以得到30塊,你可以得到70塊。

孩子:oh yeah!?有股份太好了!

我:呃……這不是因為股份好,是因為這生意好啊……

股份多多益善?別傻了

 

我:好,我們了解了股份,那么孩子,你覺得在一門生意里占多少股份好呢?

孩子:當然越多越好啊,賺了錢就可以多分一些!

我:但是你出的錢也多??!

孩子:噢,對,而且還不一定都能賺錢呢,萬一虧了呢?

我:所以呢?

孩子:要看情況,得看這生意是否能賺錢!

我:(不錯嘛,小家伙領悟得還蠻快…)

那么,我們該如何規(guī)避風險、保證利潤呢?我們接著聊下去:

我:兒子,假如你有10塊錢,你全拿出來做草莓的生意,但是我們在搬運的時候,不小心把草莓倒在地上,全砸壞了,沒有人愿意買了,那怎么辦?

孩子:呃……就是,那我的10塊錢就全虧了。

我:就是啊,那假如你只拿5塊錢來做草莓生意,剩下的5塊錢去做香蕉或者蘋果的買賣,你覺得怎樣?

孩子:對??!我可不會那么倒霉兩個生意都虧了吧,即使一個虧了,假如另一個賺了的話,我說不定還能賺一些錢呢!

我:你說得很有道理,這就是股份制的另一個好處——分攤風險。我們可以把自己的錢分成很多份,去做不同的生意;同時草莓全虧的話也不是我們自己承擔,還有其他股東呢。

 

……

這場談話看似簡單,意義卻不小。搞清楚這些概念后,孩子馬上就開始聊“正經(jīng)事”了——加入我的股東團后,他能賺多少?這個話題比較輕松愉快,因為我承諾了日后會根據(jù)他的工作內(nèi)容和質(zhì)量再作調(diào)整。

話題結(jié)束后我依然感慨萬千,很多話題我們往往會人為地給它畫上年齡界限,覺得這是大人的內(nèi)容,和孩子無關。曾經(jīng)我就很驚訝美國圖書館里那些6、7歲左右的孩子捧著一本Civil war (美國內(nèi)戰(zhàn)) 之類的書讀得津津有味。而當孩子到了差不多這個年齡,我也有機會去翻看這些書籍時,發(fā)現(xiàn)只要有合適的材料,選擇恰當?shù)睦雍徒嵌龋芏嗝菜粕願W的東西,其實孩子是可以理解的,也許是真的像我們那樣理解,也許是從他們自己的視角去理解,我們又何必給孩子設限呢?(作者微信號:potatoyolanda)

 
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