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孔融讓梨的心理過程是這樣的

如果孔融讓梨的心理過程是這樣的

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(id:youthMBA)第791次分享,解讀漫畫家陶笛創(chuàng)作的一組諷刺漫畫。我們正通過郵件與其聯(lián)系授權。

“孔融讓梨”施工是中國傳統(tǒng)美德教育中的一個經(jīng)典故事,但下面《新孔融讓梨》的漫畫,把現(xiàn)代人的計算與算計,描繪得淋漓盡致。耐心看完,相信一定會心有戚戚:

(以上漫畫均節(jié)選自陶笛漫畫作品《新孔融讓梨》)

這組漫畫,諷刺了現(xiàn)代人表面謙讓,實際上打的算盤一個比一個精的作法,卻讓我們不由得思考:當我們和孩子談美德時,我們應該注意什么?

古人歌頌“融四歲,能讓梨”,以教育孩子對人常懷關心與尊敬,說白了,讓的是梨,更是一份感情,不計較所謂的“投入產(chǎn)出比”。而現(xiàn)在不少父母卻常常把“如果你…,就可能…”掛在嘴邊,甚至逼著孩子委曲求全做出妥協(xié)——比如孩子明明覺得自己沒有做錯,你卻強迫他說對不起,到頭來,孩子非但不能學會關心和愛,還有可能南轅北轍,淪為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。

 

發(fā)表評論